2024-08-12
海洋工程装备包括新型动力船舶、大型邮轮等高端船舶、深海资源勘探和开发、海上风能源开发装备、海上清洁能源装备、深潜器及水下机器人、海上超大型设施拆解装备、智能化浮式渔业装备、海上火箭发射平台、海水综合利用开发平台。
海洋工程装备主要包括海洋移动钻井平台(船舶)、浮式生产系统、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。包括油气钻采平台、油气存储设施、海上工程船舶(海洋地质勘探船、供应船、拖船、起重船、打捞救助船、海底电缆铺设船、铺管船)。
海工装备包括多种类型,主要包括海洋油气开发装备、海工船舶及辅助装备、海洋渔业装备等。 海洋油气开发装备 这类装备主要用于海上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、开发、生产以及相关的辅助作业。包括海上钻井平台、采油平台、油气处理设施等。
海工船舶及辅助装备 海工船舶是海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,包括各类工程船舶、运输船舶和科研船舶。辅助装备则包括各种海上导航设备、通信设备、气象观测设备等,这些设备对于保障船舶的安全航行和作业至关重要。 海洋渔业装备 海洋渔业装备主要包括各类捕鱼船只、渔业加工设备、渔业运输设备等。
海洋工程装备主要包括海洋资源开发装备、海洋运输装备、海洋观测监测装备和海洋环境保障装备等。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是海洋工程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,用于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。例如,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是海洋资源开发的关键装备之一,它能够在深海环境中进行石油和天然气的钻探和开采。
海洋工程装备主要包括海洋移动钻井平台(船舶)、浮式生产系统、海洋工程作业船和辅助船等三类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。包括油气钻采平台、油气存储设施、海上工程船舶(海洋地质勘探船、供应船、拖船、起重船、打捞救助船、海底电缆铺设船、铺管船)。
海洋工程装备包括新型动力船舶、大型邮轮等高端船舶、深海资源勘探和开发、海上风能源开发装备、海上清洁能源装备、深潜器及水下机器人、海上超大型设施拆解装备、智能化浮式渔业装备、海上火箭发射平台、海水综合利用开发平台。
1、就业方向与就业岗位 面向海洋工程装备工程技术人员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人员、海洋工程装备检验工程技术人员、项目管 理工 程技术人员等职业,海洋工程装备设计、制造、安装调试与维护等岗位(群)。
2、面向海洋工程装备工程技术人员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人员、海洋工程装备检验工程技术人员、项目管 理工 程技术人员等职业,海洋工程装备设计、制造、安装调试与维护等岗位(群)。
3、就业主要面向大型海洋装备制造、船舶制造、钢结构制造企业,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院所,以及船级社、海事局等相关单位,在放样、加工、装焊、检验、生产设计与管理等岗位群,从事施工作业、质量检验、生产设计与管理等工作。
1、二是船舶配套能力和水平较低,日本、韩国等造船强国本土化设备装船率超过80%,而我国船用中低速柴油机、辅机、发电设备、曲轴等配套设备虽然实现了本土化生产,但能力缺口在不断拉大,民船配套自动化导航、仪器仪表等设备还基本处于空白,本土化设备装船率不足50%。
2、目前,中国与日韩在造船工业上的主要差距包括:产品结构尚需提升,尤其是在高附加值的海洋工业产品如LNG船、FPSO和深海钻井平台方面,我国虽能建造,但数量和比例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。例如,韩国目前在全球70%以上的LNG船订单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。 在关键技术方面,中国仍需取得突破。
3、中国的造船能力居世界首位。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数据显示,中国拥有735家造船厂,具备建造10万吨级以上船舶能力的船台或船坞有56座,其中30万吨级以上的有30座,还有6座能够建造50万吨级以上的巨型船舶。
4、目前,中国造船工业已经超越了日本和韩国,成为世界第一。 过去,日本曾占据全球造船业的首位,但随着时间推移,产业地位逐渐被韩国取代。 最近几年,中国造船工业的快速发展,使其成为全球行业的领导者。 劳动力成本问题是影响造船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5、中国造船业的技术能力已经超越韩国,特别是在集装箱船、钻井平台、钻井船和远洋通信船舶等高附加值船舶的制造领域。 中国造船业实现了所谓的“弯道超车”,在某些领域已经领先于韩国,尽管在LNG船制造方面仍略逊一筹,但预计将在一两年内实现赶超。
海洋油气装备设计建造能力的提升,不仅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,也提高了我国在全球海洋工程领域的竞争力和地位。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属于高附加值产业,该领域的发展将促进就业增长,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。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将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能源供应,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,提高国家的能源安全。
我国海洋油气装备设计建造能力的显著提升,无疑对国家经济和全球能源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。首先,这一能力的提升强化了我国在全球海洋工程市场的地位,推动了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,直接带动了就业市场的繁荣。随着海洋油气装备制造业的扩张,就业机会显著增加,为社会创造了更多工作岗位。
最后,配套能力和技术水平将大幅提高。船舶配套产业销售收入将达3000亿元,动力和甲板机械领域的综合集成供应商将达到5至10家,主要船用设备技术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,知名品牌产品和品牌船用设备装船率将提升。在船舶自动化和系统集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,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的配套率将超过30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