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水淡化国内研究现状(海水淡化技术应用研究及发展现状)

2024-07-09

海水淡化的国家政策

预计未来五年,中国海水淡化产能将翻倍,达到200万至300万吨/天,总投资规模将达到200亿元。国家发改委已公布首批海水淡化试点单位名单,包括多个城市、工业园区和海岛,旨在推动海水淡化应用和产业发展。这些地区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点,将加速海水淡化项目的投资。

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,国家鼓励对雨水和微咸水的收集、开发、利用和对海水的利用、淡化。

二是扩大工业园区海水淡化利用规模。鼓励沿海地区工业园区和高耗水产业优先利用海水,建设海水淡化利用示范工业园区。三是提高海岛及船舶用水保障能力。在海岛保护性开发基础上,适度超前布局建设海岛海水淡化设施,鼓励远洋渔船、海洋平台加装易维护海水淡化装置。四是拓展淡化利用技术应用领域。

政策扶持: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的政策,包括税收减免、土地优惠、水资源配额等。技术支持:政府加强了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,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,帮助内陆地区开展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项目。

我国水资源现状

我国水资源现状: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: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8万亿立方米,居世界第六位,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300立方米,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/4,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。这意味着我国水资源相对短缺,需要更加合理地利用和保护。

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,但人均占有量较低,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。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较为充足,而西北、华北等地区则水资源匮乏。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,污染物质排放影响河流、湖泊和地下水质量,威胁饮水安全并破坏生态环境。此外,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、湿地退化等问题。

地区分布不均、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、淡水资源污染严重等现状。地区分布不均: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,81%的水资源集中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,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%;淮河及其以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64%。这导致了资源分配的不平衡。

水资源总量不足:中国的水资源总量排名世界前列,但人均水资源量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,中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,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,北方和西部地区则相对缺乏。

中水系统国内外现状

中水,即质量介于饮用水与排水水之间,可再利用的再生水,它源自经过处理的污水,达到一定的回用水质标准。尽管中水的使用范围相较于自来水较小,但在如厕所冲洗、园林灌溉、道路保洁、洗车、城市喷泉以及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方面,中水是理想的替代水源,特别是在水资源匮乏的地方。

中水,即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的可循环利用的再生水,其处理后达到了可以重复使用的标准。这种水质与自来水相比较,虽然供应范围较小,但在多个领域,例如厕所冲洗、园林灌溉、道路清洁、车辆清洗、城市喷泉补给以及冷却设备用水等方面,中水是理想的替代水源。

国内外中水回用现状 日本是开展污水回用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,它以处理后的污水作为小区和建筑生活杂用水,并配以专门管道进行输送,该系统即称为中水回用系统。

虽然与自来水相比,中水的供应范围要小,但在厕所冲洗、园林灌溉、道路保洁、洗车、城市喷泉、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方面,中水是最好的自来水替代水源。就世界范围而言,当前污水经再生已经回用于工业、农业灌溉和养殖业,市政绿化、生活洗涤、地下水回灌和补充地面水等方面。